玉石艺术品危机重重——多地再现“石头疯狂”乱象
以寿山石、和田玉、翡翠“领衔”的玉石艺术品市场今年以来延续疯狂涨情,价格不停地刷新。在这“疯狂的石头”背后,珍贵稀有矿产面临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石雕艺术创作出现“重材轻艺”的畸形趋势。
以“乾隆三链章”而名声大振的寿山石是近年来价格涨势最猛的玉石品种之一。记者日前在福州市晋安区的一大型寿山石专业市场看到,每逢周末,来这里看石、买石的客人川流不息,以寿山石为原料雕刻制作的工艺品标价惊人,一些巴掌大的普通寿山石摆件动辄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
“如果石料质地上乘、又是名家之作,这样的摆件一般要价都是千万元级的。”该市场的一位卖家告诉记者,受寿山石市场投资消费狂热的影响,福州街头过去经营茶叶生意的店铺开始兼营寿山石工艺品,还有的彻底“弃茶从石”。
记者近期赴广西南宁、浙江杭州等地采访也看到,在南宁五象新区部分商场,一些以和田玉料制成的小巧挂件通常要价达数百万元;在杭州百货大厦的一些玉石专柜,营业员普遍反映,今年年初,前来购买玉石的消费者大多是为了收藏或作为婚庆信物。入夏以来,投资型的顾客猛增,高价位玉石工艺品成为追捧热点。
福建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秘书长、工艺美术大师陈礼忠接受采访时指出,作为玉石艺术品,材质的优良固然重要,但核心和最高价值仍然是其所附的艺术文化深厚内涵。因此,推动当前艺术品市场由资源型向艺术魅力型转变,扭转“重材轻艺”的错误导向,这个市场才会变得健康而理性,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现象才会真正得以遏止。
陈礼忠认为,收藏变成了投资,这本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随着交易市场的火爆,拍卖交易背后的暗箱操作时有出现,比如投资机构拉高艺术品价格,是为上市后套取暴利做准备;再比如营造艺术品投资价值,吸引不懂行的消费者为高价作品埋单;还有赝品、劣品越来越多地充斥市场。
陈礼忠认为,当前我国整个艺术品市场亟须调整,价格暴涨趋势也需要缓和一下。对创作者来说,也应从深陷的逐利浪潮中抽身而出,深入生活和自然汲取丰富的创作灵感,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艺术创作。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