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方面,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 O )最新报告,因全球粮食库存下降、总需求增加且农作物总产量增幅有限,预计2011年下半年到2012年,全球食品价格将维持在高位运行。中长期来看,受刘易斯拐点临近、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劳动密集型产品将面临长期上涨压力。再加上流动性总体过剩的局面不会改变,物价上涨的货币条件和基础依然存在。此外,PPI增长较快,前5个月上涨7%,向下游传导压力依然巨大,传导的过程还将持续。
此外,翘华创富董事长兼总裁魏震维则认为,中国能源消耗的大部分需要依靠进口,一旦国外能源价格在一段时间内维持高位,那么中国的输入型通胀就难以避免,只能靠人民币升值对冲,但短期内人民币升值是不现实的。
随着5月C PI反弹至本轮周期高点5.5%,通胀很可能在6月份见顶达到6%左右,而其回落的步伐在三季度内将比较缓慢。汇丰银行宏观经济分析师孙君玮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食品价格受到不利天气影响仍将维持高位,而非食品仍然受到上游原材料以及居住价格的传导压力。
加息靴子待落
一方面受翘尾因素的影响,通胀压力堪忧,另一方面由于央行继4月以后央行一直倾向于数量紧缩(调存准率)政策,业内专家认为这使得 市 场 上 的 资 金 分 配 和 机 构 上 失衡。因此,价格型工具(加息)则在货币政策调控中显出“犹抱琵琶半遮面”之势。
“事实上,采取紧缩的调控手段,经济增长会很快放慢下来,但是物价上涨则有惯性,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调控的作用,所以当 前 应 该 继 续 实 行 紧 缩 的 调 控 手段。”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大树认为,但从目前市场状况来看,此轮紧缩货币政策调控或接近尾声了。
对于目前市场资金面“囊中羞涩”的状况,业内有观点认为,货币政策可能存在超调,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目前我国的货币流动量已经偏紧,存款准备金率不断提高的一刀切政策会造成结构上的误伤,很可能会引起一些企业的资金链产品供应量的断裂,会造成企业停产工人下岗。“目前的宏观调控需要重新回到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基于对保经济增长、控制通胀及资金结构调整之间如何取得平衡点的考虑,央行对加息慎之又慎财经评论人陈旭发表博文指出,央行加息谨慎也可能正因为考虑到地方政府高负债的偿还成本。“一旦加息目前地方债务的还款成本或许会随之增加”。。
鲁政委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平稳回落,但物价仍在高位、新涨价因素还不断出现,这表明未来宏观政策应由前期的“主动收紧”转向“保持中性”。但同时他认为,“保持中性”不等于“观望”,而是如果有新增流动性注入,央行仍将继续回笼流动性,以保持流动性总体“水位”不变;如果通胀率继续上升造成市场通胀预期上移,仍应加息以保持实际利率水平的大致稳定。他预计7月份将会有1次加息,但不再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市场流动性紧张将较6月份缓解。记者 蔡颖 方烨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