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成本上升倒逼企业向微利让步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更新时间:2011/6/21 16:43:06   
>> 相关新闻链接
·钢铁业紧缩加码 螺纹钢破位补跌 ·售后成家电企业牟利潜规则:低价裸机 高价安装
·“提准”后 房贷利率可能继续上调 ·商家抢打父亲牌遇冷 “爸经济”不敌“妈经济”
·开滦博物馆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区 ·这个城中村居民吃饭不花钱
·路桥费将下调 高速路企业集体沉默 ·“窝电”背后是央企与地方争利
·“星巴克”年内开业 ·棉价在跌,服装为何仍价格高涨?
类似宁波、台州的用工紧张情况,对于民营企业更加集中的温州来说尤为突出。

  瑞立集团总经理陶保健告诉记者,企业成本的压力首先是劳动力成本。就拿2009年与2010年相比,仅一年时间,工资增加了34%以上。其中,生产工人工资增加了54%,2010年平均工资2259元,2009年1466元;管理人员增加了34%。而且让人感到头疼的是即便高工资还招不到人。

  浙江丰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松林表示,“对企业而言,要想留住员工,唯一的办法只有增加工资,并不断提高工龄工资,现在我们厂普通工人的工资不低于3000元/月,高的6000—7000元,门卫2000元。”

  浙江维都利阀门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夏成锐说,我工厂100多名员工,外地人占60%—70%,现在工人月工资,车间工4000元左右,机械工更高,6000—7000元,就连搞卫生的工资都涨到3000多元,现在人家要多少工资就给他多少。

  塞纳集团行政总监孙益练对用工荒问题也表示无奈,“我们工厂1500名员工,大都是外地员工,本地只占12%左右。目前还缺口300人,只能靠加班加点完成产量。”

  孙益练还指出,现在用工存在两个问题,一方面一些年轻人没什么技能,却不愿意干体力活,尽挑轻松活干;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高工资、高待遇,这导致用工单位与求职者之间的诉求差距。从春节至今,公司招进来800人,结果留下来300人不到。

  “现在用工紧缺,不止我一家企业,整个温州地区都存在这个问题。我们只能提高福利待遇,增加企业文化建设,以此吸引并留住员工。”孙益练说。

  浙江长城换向器有限公司总经理芦荣东向记者吐露了企业发展困境。其中包括原材料涨价,用工荒,劳动力成本、财务成本以及运输成本上升等问题。

  关于招工难问题,芦荣东分析认为有多方面原因,其中也不乏一些员工受教育程度低,成长环境差,对人生追求目标不高,与企业现代生产需求不相适应。“我们工厂需1400多名员工,现在还缺100人。我们想尽办法去招工,派了3人去瑞安市附近招工,3天才招1人回来。现在不愁订单,订单做不完,就是生产不出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打工者在外地打工普遍没有归宿感,都希望干几年再回老家。

  在瑞安打工的王斌,今年21岁,安徽人,高中毕业后就到外地打工,现在瑞安长城换向器有限公司当一名普工,月工资2700元。他告诉记者,他的工作白天与夜里两班倒,工作时间八九个小时,不算很辛苦,他对目前的收入总体是满意的,但跟有些老乡比还是有差距,有压力。至于在该厂打工多久还很难说,如果老家有更好的工作就会选择离开。“我有很多老乡在外地打工都回老家了。”

  没钱赚也得死撑

  在许多人眼里,企业是为利而生,商人是为利而往。但在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变化的新格局下,中小企业的利从何而生,商人为何利而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处于生存边缘的小企业而言,目前面临的困境是全面的,用企业家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四面楚歌,但是只要有一定利润空间,还要支撑。”

  台州市黄岩区经贸局副局长徐力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用工紧缺是当前企业普遍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这必然导致用工成本的大幅增长。不少企业反映,今年的工资水平在去年基础上大约再涨20%,但相对物价指数的上扬,这样的涨幅对工人根本没有吸引力。同样,由于物价的普遍提高,原材料价格一路高涨,但出厂产品的议价很难同步上涨,有些老产品甚至须作降价处理才能保住市场,因此多数企业感到成本压力明显增加。此外,外贸企业会因汇率变化导致利润空间的进一步缩小。

  谈到企业的利润,很多企业家都表示不乐观。

  李松林说,“正常情况下我们企业利润能达7%—8%,今年可能达不到,企业向银行还贷要3000多万元,工人工资1000多万,再加其他的办公费用。收支能持平就万幸了,搞不好会亏本。”

  孙益练表示,原材料上涨,加上调工资,员工工资普遍上涨18.4%,正常情况下制鞋类企业利润能达5%—6%,但那是前几年的事,现在能保持3%—4%的利润就不错了。

  黄玉强说,现在企业的利润空间比较小。“本来我的产品附加值还可以,但现在成本涨得厉害,附加值基本就没了。”

  黄玉强公司的产品属于科技型产品,自主研发,因此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像其他技术含量低的企业,在市场上的利润已经微乎其微,不做工人没法养,所以很多企业都抱着等待的希望在生产。因为,一旦生产停下来,面临的后果只有破产,届时资不抵债。

  夏成锐指出,现在企业利润下降了一半,过去百分之十几,现在小一点规模的企业利润只有百分之几,规模以上的企业劳动力成本上涨了20%—30%,现在主要靠库存消耗。一些小企业还受拉闸限电影响,生产积极性更是低。

  “民企都处在最底层,在塔尖太少,说垮就垮,抗风险能力太差。现在我们都在艰难前行,如履薄冰。”芦荣东感叹道。

  有人分析指出,随着融资、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的节节攀升,早几个月订单过一段时间价格就不一样,生产型企业利润很低,几乎为零,有的还倒贴,中小企业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搞不好有一大批企业会倒掉。企业一旦倒闭,势必导致大量失业人员,这会给社会带来严重影响。

  徐力均也强调,原材料价格和工资费用明显增加,同时燃料的猛涨使得电力价格极可能上涨,企业经济效益受到很大挑战,即使面对生产成本全面提高,不少终端产品却不敢涨价,多年来只能靠量多价廉取胜。企业明显感受到成本上涨对利润的挤压,特别是一些小企业,囤积的原材料较少,又经不起亏损,极易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或者被大型同类企业吞并。(记者 林春霞  王小霞

 

 



责任编辑:cprpu
上一页 [1] [2]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