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成本上升倒逼企业向微利让步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更新时间:2011/6/21 16:43:06   
>> 相关新闻链接
·钢铁业紧缩加码 螺纹钢破位补跌 ·售后成家电企业牟利潜规则:低价裸机 高价安装
·“提准”后 房贷利率可能继续上调 ·商家抢打父亲牌遇冷 “爸经济”不敌“妈经济”
·开滦博物馆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区 ·这个城中村居民吃饭不花钱
·路桥费将下调 高速路企业集体沉默 ·“窝电”背后是央企与地方争利
·“星巴克”年内开业 ·棉价在跌,服装为何仍价格高涨?
追逐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终极目标。而在融资、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节节攀升的状况下,一些在市场竞争中既没有核心技术又没有市场话语权的小企业,不得不向微利让步。

  原材料涨价并非下游企业可控

  宁波奥尔迪装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玉强对记者说,成本上升,特别是原材料涨价比较厉害,涨价因素对企业影响非常大。原材料去年下半年涨了20%—30%,今年又涨了20%—30%,三天停一次电,生产量跟不上,但工人工资还得照发,原来的固定成本不会减少,对于企业来说,利润空间明显减薄。

  该企业的原材料包括:氧化煤、树脂、玻璃纤维,铝合金、钢材、塑料,没有一样不涨的,酚前树脂从8000多元/吨涨到现在16000多元/吨,不饱和树脂从8000多元/吨涨到14000多元/吨,苯酚从去年的5000多元/吨涨到现在15000多元/吨,涨了两倍多,生产所用的钢材从3000多元/吨涨到现在6000元/吨,差不多涨了一倍。

  浙江维都利阀门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夏成锐向记者表示,“我的企业主要原材料是镍材、钛材等,去年以来价格涨得非常厉害,镍材(毛坯)去年12万元/吨,今年4月—5月初涨到20万元/吨,最近回落到17万元/吨;钛材(海绵钛)去年5万元/吨,今年涨了一倍,而产品零售价并没有上涨,这势必推高企业运营成本。”

  “再挺几个月看看,如果原材料还涨,我们的产品就得提价,但也不能涨得太多,还有同行跟我们竞争呢。”夏成锐说。

  温州基达纺织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内衣为主的服装企业,去年棉料涨得厉害,企业储存了几百吨棉花,结果棉花价格回落,仅原材料储存就让企业损失了200多万元,而该企业年销售利润也只有几百万元。

  该公司董事长陈存东向记者诉苦,“原材料价格不稳,忽涨忽跌,对企业长远发展影响很大。去年棉花暴涨,跟社会游资炒作有极大关系,现在跌落,算是回归正常。但原材料价格又不是我们下游企业能掌控的。按企业生产进程,必须储存两个月,去年仅原材料储存让我损失了几百万元,这等于企业一年利润快没了。再加上融资和用工成本上升,企业日子过得怎样可想而知,我现在不敢轻易接大单,只接小单了。”

  谈到原材料涨价对企业的影响,浙江广元变压器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任丹阳也有同感,他告诉记者,铜、树脂、硅光片等原材料涨价对他的企业影响很大,现在他的企业不得不面临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与下游产品低价竞争的双重压力。“现在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关注原材料价格以及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情况,以便于企业进行产品定价指导。”

  塞纳集团行政总监孙益练表示,“我们企业属瑞安市前50强,运营资金并不存在困难,对我们来说目前最大的困难是用工成本与原材料涨价。”塞纳集团是一家以出口为主的制鞋企业,该企业很多原材料靠进口,牛皮从印度进口,化工原料从德国进口,进口原材料价格上涨30%,幸亏出口退税从原来11%提高到17%,弥补了一些损失。

  涨工资未能解决用工短缺问题

  如果把原材料涨价、上游放水,看做是淹死中小企业的一条暗流,那么,用工短缺而导致的开工不足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更是令中小企业普遍感到棘手的难题,而且这个难题极有可能长期存在。

  洪明志是台州滨海模塑集团公司行政副总,他向记者讲述了企业招工难的过程:我们企业现在最缺的是普工,特别是注塑工。春节前公司将工人计时工资提高了300元,春节过后就开始招工,派人在本地以及外省市四处招工,到现在还差三分之一。为了留住工人,厂里不仅给工人提高工资,每天还给工人免费提供夜宵,将夜宵送到车间,经常变换夜宵花样,这样也留不住人。有些注塑工在厂里待了几天就走,我们工厂几乎成了培训基地,每天人员进进出出。

  “现在一些普工对工作要求也较多,工资要高,工作时间要短,活要轻松。”洪明志说。

  注塑工种,需要机器与人同时作业,机器在运作时,人员也跟着修,这是一种熟练工,机械化动作。据洪明志分析,工人待不住的原因主要觉得工作太机械化、太乏味,注塑工基本上都是外地人。

  洪明志还告诉记者,为了缓解用工荒,今年5月初,公司只好让行政人员轮流去做注塑工,每天16人,行政人员原有工资不变,做一天注塑工每人再多发100元工资。与此同时,企业仍在马不停蹄地招人。从今年春节开始,公司派人专门到四川内江、贵州等地招人,甚至跑到偏远的乡下招人,结果仍不乐观。“因为内地省市一些工厂本身也缺粗工、普工,而且工作环境比我们这里还好,所以人家不愿意来。”

  对于企业未来发展,洪明志有些忧虑。他说,让行政人员支援车间,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并非长久之计。最后逼着老板不得不花钱安装机械手,一台机械手相当于4个工人的工作量,但修边等环节还需要人工。由于用工不足和拉闸限电等因素,我们企业的年产能至少减少1亿元,若按正常生产,年销售额可达3亿元,现在年销售额只有2亿元。“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否则我们一年到头拼命干活也完成不了订单。若再这样下去,等待企业的只有关门倒闭的命运。”

  台州市新立模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俞亦峰也向记者吐露了用工难的苦衷:我们企业300多名员工,外地员工占60%—70% 。现在一线工人流动非常大,我们虽想尽了办法,每年年底让员工回去介绍他们的老乡来厂里工作,每介绍一位人员来工作达半年时间以上,给每位介绍人200元的奖励。有时带来的人员不少,但有些人员素质较低、缺乏技术,很难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

  慈溪一家小家电生产企业总经理何先生向记者讲述了类似的经历。他说,从去年开始,员工工资涨了三次,从2000多元涨到3000多元,但还是招不到人,到目前还差20多个人,主要缺普工。我们做外销市场的企业,每年都希望能参加广交会,但像我们这样的小企业分不到摊位,每年都得自己掏钱买,今年花25万买了两个摊位,接到了一些订单,结果却是招不到人,从去年10月到现在工资上涨了70%,就这样也招不到人,主要是现在出来打工的人也少了。

  黄玉强表示,物价水平提高了,农民工也要生活,他们的工资必须提高,劳动力价格必须要涨。2005年农民工工资800—1200元,现在,普通工人就要2000多,高的四五千元,翻了好几倍,工资一涨,直接推动劳动成本上涨了。



责任编辑:cprpu
[1] [2]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