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还需拓展思路
“中国瓷砖在欧洲多为中低档产品,被强征惩罚性关税后,很多品牌没办法过分压缩价格,可能将大面积失去欧洲市场。”新中源相关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被“反倾销”意味着陶瓷行业长期低成本竞争扩展的策略已难以为继,但反过来陶瓷企业也可以此为倒逼机制,加快发展低碳及高附加值产品,及早实现整个产业的有效转型。从长远来看,这对佛山陶瓷业并非坏事,但关键是怎样迈过这个坎儿。
面对欧洲市场的出口窘况,加快“转型升级”应对危机是陶瓷行业的共识。但如何“转型升级”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鹰牌、东鹏等建筑陶瓷企业在国内以“专卖店”和“形象展示店”等终端直接面对消费者。产品价格一般是非品牌经营企业的两倍。然而销售人员表示,渠道和终端维护成本极高。这些企业“走出去”,实施国外市场“品牌经营”,目前还难以尝试。
“企业转型升级,不仅仅在生产、设计环节,而是整个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的整体提升。”伍剑锋表示,如果陶瓷企业没有“走出去”的思路与渠道,仍然安于作为“全球OEM工厂”,那还是处处受制于人。“我们希望我们的陶瓷业能够从设计、生产与营销入手,整合全球陶瓷产业链,实施品牌经营和国际化合作,当然,达到此目的,路还需要一步步走。”他说。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