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陶瓷业如何走出“反倾销”阴影
来源:人民日报 更新时间:2011/3/31 10:17:36   
>> 相关新闻链接
·农民工"市民化":中国"穷二代"致富成本有多高? ·中国风电装机跃居全球第一 关键零部件仍依赖进口
·河北春灌负荷连创新高 ·墓地只“住”20年,凭啥?
·双汇动了基金的“奶酪” ·记者观察:融资融券暂难成股市风向标
·怪象:基金银行券商分肥 基民买单 ·你曾经遭遇过霸王条款吗?
·中国“超大晶粒准单晶硅铸锭”技术获突破 ·叶檀:地方政府将助涨房地产泡沫直至破灭

  编者按:3月17日,欧盟对产自中国的陶瓷作出反倾销初裁:没有一家中国企业获得市场经济地位,除3家企业获得税率分别为35.5%、36.6%、26.2%的个案处理,以及少数企业由于配合欧盟反倾销调查而获得32.3%的税率外,1500多家国内陶瓷企业都为73%的全国普遍税率。临时性关税从3月17日起到9月16日执行半年,9月17日将最终决定是否征收为期5年的正式反倾销税。

  号称“史上最大”的此次调查,已是10年内中国陶瓷企业遭遇的第六次反倾销调查。中国陶瓷企业在这一事件中受到了多大影响?行业发展又将何去何从?本报记者深入广东、福建、江西进行深入调查,探访中国陶企未来发展之路。

  近期欧盟对华陶瓷反倾销调查作出初裁,中国陶瓷企业被征收高达73%的临时惩罚性关税。消息传回国内陶瓷产业聚集地广东,正处在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陶瓷企业如同遭遇当头一棒。除了谴责贸易不公平,国内生产企业又该如何打算?

  转型升级中遭遇“反倾销”

  广东佛山被誉为“南国陶都”。1984年,佛山引进国外第一条建筑陶瓷生产线,开始领跑中国建陶产业。然而一直以来,陶瓷产业因对原料、能源、土地等资源消耗巨大,污染物排放多而被界定为“高能耗、高污染、高消耗”的三高行业,同时由于低成本竞争,在国际市场屡遭“反倾销”而备受诟病。

  不过,记者在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蒙娜丽莎陶瓷公司见到,该公司投入3100万元更新设备,开发了高档超薄地面砖,厚度只有传统地面砖的1/4,耐磨度与传统产品相比毫不逊色。仅此一项便节约材料75%,节约综合能源59%,减少酸雨物质(二氧化硫以及温室气体)排放69%。

  “今天佛山的陶瓷业不比几年前了。当前,出于环境要求和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压力,加上政府产业转移、技改资金等政策引导,佛山陶瓷产业出现了难得的转型升级的良好势头。”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佛山办事处主任蓝卫兵介绍道。

  据佛山市经贸局副局长张庆云介绍,截至2010年年底,佛山全市列入调整提升的298家建筑陶瓷生产企业,220家或关停或转移。仅保留有品牌、有规模、有技术的建筑陶瓷生产企业62家,其中55家通过了清洁生产验收。企业腾出空间加速培育陶瓷研发设计和会展中心、生态型精品陶瓷生产基地和陶瓷产业总部基地,进行富有成效的自主创新。

  售价不低于欧盟本地产品,却被“反倾销”

  本次反倾销被抽样的东莞唯美集团的董事长黄建平称,产品经过几个中间环节进入欧盟市场后,价格已经不低,为何还被反倾销,他还想不明白。而本次反倾销名单中,包括马可波罗瓷砖、BOBO薄板为代表的高端产品也被列入了。这些产品在销售价格上不低于欧盟本地企业的产品,而且从技术研发到产品设计都是原创。

  以生产高端生活陶瓷著称的深圳永丰源海外营销人员表示,永丰源产品质量没得说,简直是将陶瓷当珠宝来做的,高端产品可与欧洲最高档次的产品媲美,而且他们有些产品系列在欧洲超市的零售标价已达第一序列。但是没有销售渠道,只能委托欧洲的代理商,代理商说要多少货就发多少货,至于产品在零售终端的表现,很难及时掌控与得到反馈。

  永丰源尚且如此,其它贴牌生产的陶瓷企业更不在话下。佛山宏宇陶瓷出口部总经理伍剑锋表示,他们在产品设计和生产环节可谓煞费苦心,总是想将最漂亮的设计和最好的产品展示给海外采购商。谁不想卖个好价钱?但生产环节再好、设计再妙,海外采购商总是将价格压到成本线上,企业不接受,就没有订单。

  业内人士透露,对于国内出口陶瓷企业来说,问题不仅仅在档次不高、价格偏低的大路货,最大的问题是产品同质化。因为同质化的产品加剧了竞争,导致失去议价能力。



责任编辑:cprpw

[1] [2]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