⒉ 农民工真正市民化,人均成本通常不会超过10万元
那么,要让农民工穿上这几件“衣服”,能在城市安居乐业,变成真正的市民,到底要花多少钱?
目前,对于农民工市民化究竟需要支付多少成本,有很多看法。住房城乡建设部2006年所做的调研显示,每新增一个城市人口需要增加的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小城市为2万元,中等城市为3万元,大城市为6万元,特大城市为10万元。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2009年所做的相关调研显示,东部沿海地区第一代农民工与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分别约为10万元与9万元,内陆地区约为6万元与5万元。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10》则认为,中国当前农民工市民化的平均成本在10万元左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相关课题组近期对重庆、武汉、郑州和嘉兴四个城市的农民工市民化成本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测算。细看这几项成本,首先是跟随农民工进城打工的子女的教育成本。目前许多城市已经对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学校接受义务教育敞开了大门,公共财政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在小学和中学阶段有所差别。如嘉兴市小学生约为每人每年5000元,中学生约为8000元。随着入学的农民工子女数量增加,一些城市还要新建学校,支出就更大。
医疗成本,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医疗保险的农民工或本地职工,一般由单位和个人按照工资的8%提取保险基金,政府没有补助,因此不需要增加成本。但一些城市为提高保障水平,推出一些新的保障项目,政府会进行相应的补助。
养老保险,如果农民工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当前政府并不需要增加成本。但在目前我国的养老金制度下,长期看,在职工退休开始领取养老金以后,政府很可能需要进行补贴。对于农民工市民化,还可能产生另一个重要缺口,即农民工平均收入低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在计算养老金时,对于较低收入的人群有一定照顾,这将使农民工的养老金水平大于其本人缴纳的统筹部分,从而产生养老金亏空。对于农民工市民化,这就有可能产生另一个资金缺口。
此外,农民工市民化,政府需要支出的还有低保等其他社会保障支出、城市管理费用及保障性住房支出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过调研和粗略测算,重庆、嘉兴、武汉、郑州4个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的人均成本在7.7万元到8.5万元之间,差别不太大。
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中,子女教育、保障性住房等是需要政府短期内支出的,约为2.4万元,占1/3左右。远期的养老保险补贴平均约为3.5万元,约占一半。而其他各项社会保障,如低保、医疗救助、社会管理费用等支出,则将从农民工成为市民开始,持续很长甚至农民工一生的时间,平均每年约为560元。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