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十二五”发展攻略:解析24道考题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更新时间:2011/3/29 9:35:46   
>> 相关新闻链接
·中国网事:揭开股民百万资金被“钓”的黑幕 ·保障食品安全能都靠自己“养猪”吗
·奢侈品的中国价格谁说了算? ·浙江炒房团撤离北京转战二三线城市 自曝投资四怕
·百度文库道歉无诚意惹不满 作家不买账维权到底 ·3000点 一停二看三通过
·“限购令”下三线城市楼市现“春寒” ·投资需求推动 白银价格仍将继续攀升
·券商非现场营业部设立标准将出 新设网点将优化 ·全国多地现打车难 "司机荒"折射出租车业"潜规则

  解读人:张平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计降低17%

  二氧化碳的减排问题首次被列为约束性指标,到2015年要比2010年万元GDP排放的二氧化碳减少17%。

  作为约束性指标,主管部门对各个省份下达了分配的指标,在一个省份的范围内按照GDP排放情况来核定项目。根据中央的部署,将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落实指标,但目前分解考核方案尚未确定。

  解读人:张力军 赵华林

  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十二五”继续把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作为约束性指标,同时又把氮氧化物和氨氮列入了约束性指标,指标的减排幅度是8%~10%。“十一五”超额完成了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的减排任务,“十二五”兼顾减排能力和环境保护的需要,确定8%是合适的。

  这四项指标都很难完成,最难完成的是氮氧化物,因为其不仅是工业企业、燃煤排放,还有机动车排放,控制的难度最大。

  解读人:张建龙

  森林增长

  “十二五”规划中,除森林覆盖率之外,又把森林蓄积量列入。森林具有固碳功能,通过森林固碳可以实现间接减排。基于此,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森林增长被作为重要的约束性指标,并增加了森林蓄积量约束性指标。

  这对地方政府是一个不小的压力。“十一五”森林增长虽已纳入约束性指标,但并未分解到各地对地方政府进行责任考核。“十二五”期间,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将被分解纳入各级政府的任期目标考核指标,加大考核力度,强化各级政府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责任。地方政府的压力会因此而加大。

  解读人:郑成功 王建国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7%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高于7%

  “十二五”规划提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两项预期性指标高于 GDP增长预期指标。近年来GDP增速都在10%以上,因此7%的指标并不高。

  这两项指标没有作为约束性指标,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这两个数据的完成不可控因素较多,二是这可能意味着执行力会有问题,没有约束就没有压力。事实上,“十一五”期间,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大多低于GDP增速。

  解读人:吕学静

  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5%

  城镇登记失业率指标在“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中的要求都不超过5%。根据过去的经验判断,“十一五”初期这个数字是4.2%,末期是4.1%,始终没有高于5%,且波动幅度也不大,因此,在“十二五”期间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到5%以内是比较有把握的。

  当然,有很多失业人员由于登记环节设置的原因而不能完全有效登记,此外,也不排除地方政府为了应对政绩考核而把城镇登记失业率人为调低。

  解读人:吕学静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达4500万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年增长4500万,年均增长900万,要求并不高,因为中国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还有600万左右的大学毕业生还没有解决就业,每年需要就业的总人数就在2000万左右。就业是个大难题,压力也很大。一方面,“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需求和供给不能完全匹配;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得节能环保减排等压力增大,煤炭、化工等污染性企业在减少,用工需求降低。

  解读人:吕薇 褚福灵

  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累计增加1亿

  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累计增长3%

  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和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在“十二五”规划指标中被明确提出,尤其是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指标首次被列入规划约束性指标。这意味着在民生问题上加大了政府的问责力度。

  指标指出,到2015年将有3.57亿人参保,这个数字是在过去增长的基础上经过科学预测算出来的,作为预测性的数据,还有一定的弹性空间。现在我国的劳动从业人员在3.5亿人左右,到了五年后,劳动从业人员应该在4.5亿人左右,在4.5亿劳动从业人员中实现3.57亿人参保应该是比较有把握的。

  解读人:齐骥 顾云昌

  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共增3600万套

  这是“十二五”规划中新增的约束性指标之一,表明了政府解决夹心层住房问题的决心。目前中国的保障房覆盖率不到7%,中央提出要将保障房覆盖率提高到20%,于是有了3600万套的目标。

  根据计划,今明两年,开工建设的保障房数量要达到2000万套,超过了过去十年保障房建设的总和。对于地方政府而言,难度和压力都相当大,任务非常艰巨。资金如何落实?土地能否保证供应?这些都是问题。

  国务院已经进一步细化了约谈问责的标准和程序:先是约谈,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度缓慢、租售管理和后期使用监管不力的,有关部门要约谈省级及有关城市政府负责人。其次是报告和问责,对未能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任务的省级政府,要向国务院作出报告;有关部门要视情况,根据有关规定对相关负责人进行问责。

  解读人:郑功成

  全国总人口低于13.9亿

  这一约束性指标与计划生育政策相联系。从指标上看,人口只有4900万的增长空间。应该说,这个指标反映的是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连续性和严肃性。

  解读人:李玲

  人均预期寿命增加1岁

  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首次成为我国五年规划纲要指标之一,它对弥补GDP等传统指标的缺陷,加快转变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目前,全国的人均预期寿命是73岁。因在人均收入、医疗、教育等方面差距,全国不同区域的人均预期寿命差别非常大,如上海人均预期寿命已达到82岁。

  预期性指标:

  是国家期望的发展目标,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政府要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并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方向和力度,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努力争取实现。

  约束性指标:

  是在预期性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并强化了政府责任的指标,是中央政府在公共服务和涉及公众利益领域对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政府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实现。(记者 郭芳 王红茹 胡雪琴 张璐晶 实习记者 李妍)

 

 

 



责任编辑:cprpw
上一页 [1] [2] [3] [4] [5]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