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转包 出租车司机成为底层被剥削者
如何提高司机收入、笼络人心,成为很多城市重振出租车行业的一大重点。
杭州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出租车管理处王威说,政府正在研究方案,有可能以增加燃油附加费或调整起步价等方式来减轻出租车运营压力。
不过,司机普遍认为,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杭州出租车收费并不算低,再提价,我怕坐车的人少了,这样就更糟糕,还不如降低一些班费。”黄永生说。
黄永生所说的班费,是指出租车司机每天要从自己营业额中拿出部分交给“老板”,作为抵消买车、保险等运营成本。班费俗称“份子钱”,是全国通用手段,收费标准每城市不一,但北上广等大城市最高在400元/天左右。
“我白班营业额才500元不到,给老板交260元,油费150元,就剩给自己80多元,这还不算饭钱。”黄永生说高额班费让他无力承担。
蔡关尧坦陈,出租车业比较混乱,有自营、承包、买断、挂靠等多种方式,其中承包占大头。承包制几乎伴随着出租车业产生,是指公司竞标获得出租车经营权证后,私人向公司承包车辆每月交纳承包金,承包人再招募司机开车,从中赚取差价。
“在我们公司,一辆车一月的承包金是7000元,等于每天230元,而承包人向司机每天收取的班费是380元,刨去一些维修费用,每月能坐收三千左右。”黄宁飞说,班费由承包人自定,公司无权过问。
蔡关尧指出,承包、买断、挂靠方式类似,都是中间人坐收渔利,开车司机只能赚取辛苦钱;如果能将中间人这部分收入分给司机,司机每月至少能增收近千元。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逐步取消承包、买断、挂靠,并合理计算运营成本、制定地区统一班费才是破解全国出租车业发展瓶颈的根本出路。”蔡关尧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