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应找准切入点
在业内人士看来,民营企业进入包括军工行业在内的诸多垄断行业固然可喜,但更重要的还是要注意投资的实效和方向。
“尽管2005年的‘非公36条’和2010年的‘新36条’都是鼓励民企参与垄断行业的条文,但从短期看,想真正进入垄断行业,打破相关的行业坚冰并不容易。”崔新生说,“与其这样,还不如从自身的实力着手,参与新兴行业和相对低端的行业和产业,如零售业等。这样才是现阶段民企投资的新着力点。”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也曾表示,民营企业想要抓住机遇,在下一个阶段高增长,投资要投到两大领域,“一个是城镇化和由此带动的农业产业化;第二大领域是自主创新,就是新兴产业”。
一位相关领域专家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国家相关部门在出台总体文件的同时,还需要在具体的执行中为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帮助,如制度上的保证和资金信贷上的“相对绿灯”。
“长远来看,我国必然要逐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并减少行政垄断色彩,改善民企的生存环境。”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宋颂兴此前同样对本报记者表示。但他同时坦承,“一个客观事实是,民企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作用并不是特别明显。因此,改善自身、从自身着手是民企需要‘投资’的另一个方向。”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