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中国制造业发起“造心”攻势
来源:北京商报 更新时间:2011/3/18 10:56:55   
>> 相关新闻链接
·“京当之战”上演续集:价格竞争是假 事件营销是 ·紫金矿业被除名“高新技术企业”
·铅期货下周四挂牌 上期所再添新品种 ·基金因核电股浮亏近14亿 一周跌去近20%
·中国唱片业计划起诉百度 ·创业板四公司18日起招股
·21家公司管理层年薪超千万:万科居首深发展第三 ·欧洲加息急吼吼 中国加息慢悠悠
·油价上调不能总让民众买单 ·欧盟决定对中国产瓷砖征收最高达73%的临时反倾销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被认为是我国打造创新型国家的关键之年。在产业竞争越来越全球化的今天,中国越来越重视国家产业发展和产业形象。

  过去,中国的产业总体上还是“中国制造”标签下的世界加工厂,缺乏核心技术的低端制造与我国迅速崛起的经济实力和国家形象越来越不匹配。近年来已经有很多中国企业开始强化创新,在产业的核心科技领域谋求自主和超越。而这场“造心”运动也对“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形成了强大的推力。

  在未来五年时间里,我们的产业将通过什么样的路径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重塑中国本土制造业的形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民航业

    和欧美差距30年

  业界声音:飞机发动机应实施重大专项

  国产大飞机C919计划2014年首飞,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支线飞机ARJ21更是已进入最后的适航取证阶段,这些都让人感叹中国人正努力“用自己的翅膀飞行”,然而,发动机研发滞后好像给这双翅膀套上了锁链。如何给国产飞机配上“中国心”已成为全行业关注的焦点。

  据了解,航空发动机是人类迄今为止最为复杂的工程技术之一,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业内更流传着一句话叫“一代发动机决定了一代飞机”。但目前,全球民用飞机发动机市场基本被GE、罗罗和普惠三大欧美巨头垄断,我国除在军品研制上有一定基础外,在技术难度更大的民用产品方面,至今还没有探索出一个从研发到生产的完整路径。有关专家直言不讳:中国的民用飞机发动机和西方比起来相差30年。最乐观的预测,中国要追上世界先进水平需要超过10年的时间。

  航空专家杨育中告诉记者,民用飞机发动机技术要求非常高,因为军用飞机的发动机寿命只有几千个小时,而民用飞机发动机则要求在高速运转的状况下维持几万个飞行小时,所以中国要制造自己的民用飞机发动机可能需要10多年的努力。不过,一旦研制成功,无论是国家战略意义还是市场商业前景都是巨大的。

  正是意识到发动机的重要性,2009年初,中航工业商用飞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正式注册成立,这标志着国产大飞机的研发工作开始尝试向大飞机“心脏”难点攻坚。

  然而,空军装备研究院总工程师甘晓华曾指出,国内民用飞机发动机的研发还存在不少困境,包括研发经费少、人才短缺等。“一般的民用飞机发动机研发费用至少需要五六十亿元,大飞机的发动机研发更需耗资上百亿元。而现在,没有专项研究经费,不仅研发费用得不到保障,连技术人员的收入也很微薄。此外,发动机技术人才的缺失与工业基础薄弱等也是我国民用飞机发动机发展的障碍。

  全国人大代表、中航工业科技委主任张洪飚在今年“两会”期间建议,建立国家实施发动机重大专项,就是像当年搞“两弹一星”工程一样,进行高强度的投入,不断积累经验,完善技术体系,培养人才队伍,夯实发展基础。在综合现有各项规划的基础上,建议国家每年增加投入15亿元,持续20年,共投入300亿元;同时,在航空发动机原材料、元器件、制造与试验装备方面再增加投入600亿元,总投资约1000亿元,20年平均每年投入50亿元,以保障科研、技术方面的突破。

  不过,对于国产发动机的前景,中航工业通用飞机公司总经理孟祥凯指出,即使技术水平可以达到国际水平,国产发动机离真正的商业成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飞机使什么发动机是用户说了算,所以未来中国的发动机很可能面对技术好,但客户就是不选的尴尬局面。由此可见,品牌、营销渠道等问题都亟待解决。中国不光要造得出发动机,还要能向客户卖出去。只要获得客户认可,未来不光国产飞机使用,欧美飞机制造商也会选用“中国心”。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