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为今后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确定了“调整结构、改善民生”的发展基调。而作为同经济和民生都密切相关的房地产业,无疑也将面临调结构的重任。
权威人士透露,五中全会讨论的“十二五”规划中关于房地产发展的内容,将聚焦于保障性住房建设、房地产管理法修订等制度性变革。可以预见,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在新的五年中不会显著动摇,但随着房地产业“调结构”的不断深入,近年来房地产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失衡”问题将逐步化解。
五年来,在城市化进程提速的带动下,国内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房地产投资、消费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但是,随着过多的社会资本流向房地产领域,土地囤积、捂盘惜售、商品房炒作、资产泡沫膨胀等问题也开始凸现。而在房价过快上涨的背景下,楼市供给和需求的失衡、产业要素资源分配的失衡、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失衡等现象也开始加剧。房地产业的结构性问题,不仅影响到民生的改善,更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五年来,房地产在历次调控中不断“纠偏”。而新一轮调控和新的五年计划,将为房地产业“纠偏”确立制度性基础。业内专家指出,今后,政府将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土地、财税、金融政策,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首先,房地产税制改革将启航。作为居民财产税的主要构成,房产税会在居民财富分配的调节上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对遏制住房投资及房价上涨发挥显著影响。最近,国务院要求,部分城市须加快房产税试点,并推广至全国。其实,在今年初,财政部税政司就已开始着手修订《城镇房地产税暂行条例》,为房产税扩征至住宅领域做准备;目前,修订工作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房产税试点最快将在明年初启动。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