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晓苏:
现在物业税问题已经是加快研究,而且最近在国十条、国四条里都提出了要研究相关的税收政策。这里面可能包含着物业税,至于如何征税,其实也不难,我们来设计一下,叫两种税率四步走,第一步走是把商业地产实行税制平移,第二步是从小产权开始起征物业税,
按照国际标准税率,就是我们所说的高税率,没有优惠的税率,美国的标准1%到3%这样来征税,第三步就是关于现在议论的从豪宅或者多套房来征,当然我认为这个税率是按标准税率,但是怎么样来区别是不是豪宅这个问题比较难办,
主持人:
我们现在关注的第四个问题,其实是在楼市的调控中保障性住房也是政府关注的焦点,那我们究竟应该怎么来做才能进一步的稳定楼市呢?
聂梅生:
保障性住房的政策设计我觉得始终是动摇不定的,这是非常有问题的,一开始经济适用房变成商品房的一种,然后在市场上销售,变成很多开奔驰的去买经济适用房。后来一下子重新设定经济适用房和保障性住房。结果现在就形成了一种保障性住房的围城效应。你觉得你好心,你这个收入就应该进入保障性住房、就应该去买经济适用房,然后政府把土地等都优惠了。结果真让他买的时候呢,他不干了,因为保障性住房是不完全产权。他在外面买不起的,说商品房房价很高呀,希望降价,它说那你就去买保障性住房,真正让他买的时候他不买。因为一看是不完全产权,还不能用保障性住房来增加他的财富。甚至一些政策现在制定出来以后,不能租,不能经济适用房转商品房。真正到最后,他5年以后经济适用房转商品房的时候,75%要交给政府,就是差价的75%要交给政府。那么这个时候就出现另外一个问题,围城效应,所以我觉得在政策设计上还是要更仔细一些,更慎重一些,来出这个政策,不要好心做不成好事。
任志强:
保障性住房是应该是对人权的保障,香港大概13平方米到40平方米之间,个别达到57平米,都是在60平方米以下。但是我们现在经济适用房的标准都恨不得达到90平方米,两限房的标准能达到120平方米,这个概念错了,过度承诺一定会让政府的财政无力承担。今天承担完了是不是明天还有人要保障呀?后天是不是还会有人在竞争中失败要保障。所以根本上解决问题得解决货币问题。
孟晓苏:
其实社会上不是没有资金,现在光是保险业就有四万多亿资金,刚才我算了一个账,11500亿的廉租房建设从四万亿拿出3%点几就够用了。现在国外是允许保险业投资政府的公租房的,美国允许25%的保险资金投入到房地产,其中主要还是政府的公租房。而我们现在全国人大已经通过了立法,允许保险业投资不动产了,但是我们还缺这样一个金融产品,为什么我们不去做,可见我们不知道政策上哪根弦还没有搭上。
责任编辑:cprpw